板栗坳:“史语所”李庄往事

2023-08-31 05:25:00
来源:腾讯网

从昆明到板栗坳

1940年秋天,昆明龙头村,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(以下简称史语所)梁思永、李济先生举家携口,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,匆匆爬上了一辆敞篷卡车,一同出发的还有社会所、中央博物院、营造学社的同仁们。来到昆明两年,却又因日寇轰炸不得不再次踏上迁徙之路,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地方——四川李庄。


【资料图】

卡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颠簸着,途中经常抛锚,就这样断断续续,经曲靖、宣威、毕节、叙永,好容易撑到了泸州,从这里乘舟到李庄。在此之前,“史语所”的十多万册图书,殷墟发掘出土的甲骨、青铜器、陶器等,也分装到六百多个大箱子中,先由卡车运送到泸州,经民生公司货轮到宜宾,再转驳船分批运到李庄木鱼山。

李庄因水运而兴,当时地处南溪县与宜宾县之间,顺长江而下能到泸州、重庆,逆流而上经宜宾又连接着眉山、乐山。李庄镇上,禹王宫、天上宫、东岳庙、桓侯庙、王爷庙“九宫十八庙”一字排开,但已被同济大学捷足先登。好在附近的板栗坳有片院落,恰好容得下史语所办公、生活。中央研究院成立于1928年,是民国年间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,蔡元培先生任第一任院长。1940年9月18日,朱家骅任代理院长,下设史语所、社会所、地质所、心理所、物理所等,傅斯年任史语所所长。

一艘艘木船,将史语所的先生们举家送到了李庄木鱼石,长江浩荡,寒风凄冷。从木鱼石顺着石板路,要走500多级石梯,连续拐几个弯,走上大约六里路才到板栗坳。

板栗坳形如犀牛,住宅建在牛腹,有张氏族人陆续修建了老房子、下老房、田边上、桂花坳等八个宅院。南边山坡上建有一座字库塔,远远望去如同犀牛角,字库塔是古代焚烧字纸的建筑,也带有风水学上的意义。后山还有一座六方形三层楼阁——帝君阁,供奉文昌帝君,看得出来,张氏一族对文教与功名颇为重视。山沟中,院落群布,竹林茂盛,耕地肥沃;远山上,文昌帝君庇佑着张氏后人,字库塔孕育着风水。张氏族人在板栗坳中,平静地渡过了数百年的时光。

帝君阁旧照,如今已全然不见踪迹。(供图 萧易/图)

史语所的先生、太太们拎着大包小包来到板栗坳时,张氏后人已经腾出了房屋,有的人家觅不得去处,就让出正厅、厢房,一家人挤在正房里。营造学社去了月亮田,中央博物院去了张家祠,社会所租了门官田与石崖湾两个院落,这群辗转了半个中国的学者,在偏僻的李庄找到了一张宁静的书桌。不过他们显然没想到,自己在这里一待就是六年。

桂花坳傅斯年旧居

从李庄到板栗坳,如今已无需再攀爬五百多阶石梯,顺着山梁下的公路,大约十分钟就能到板栗坳。从行政区划而言,这里属于永胜村,与熙来攘往的李庄比起来,永胜村少有游人前来。村中心的广场上常年聚集着打长牌的大爷,倘若问起桂花坳、田边上,他们才微微侧过头,说,你去那里干什么,我就住在里面。

板栗坳今属于永胜村,与熙来攘往的李庄比起来,这里少有人问津。(供图 萧易/图)

下午,79岁的何淑芬走到院子里给鸭子喂食,这窝鸭子是上周才从集市上买来的,指望着年底换几个零花钱。她身后,一座老态龙钟的建筑一字排开,墙上悬挂着一块棕色标牌:“桂花坳——傅斯年旧居 抗战期间,傅斯年在此居住长达六年”。

桂花坳建于清道光初年,由正厅、正房、耳房以及左右外耳房构成。正厅面阔五间,中央三间作敞厅,左右与外耳房相接,外耳房是仆人居住的区域,也作猪圈、庖厨、仓储等用途。桂花坳20世纪50年代分给八户人家,何淑芬的夫家分到了一部分正厅、正房。十多年前,她将自家一部分天井抹上了水泥,盖起了红砖房子。正房早就无人居住了,堆满了稻谷、农具,木槛窗摇摇欲坠,一阵风吹来嘎吱作响。

桂花坳,墙上悬挂着一块棕色标牌:“桂花坳——傅斯年旧居 抗战期间,傅斯年在此居住长达六年”。(供图 萧易/图)

关于傅斯年居住的位置,学者们多认为在左厢房,并非正厅,但他在李庄的住所是桂花坳倒没有太大问题。1942年初,经历了高血压住院、慈母去世诸多打击的傅斯年,才与妻子俞大綵、儿子傅仁轨来到李庄,寓居桂花坳。傅斯年字梦真,山东聊城人,民国八年(1919年)夏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留学生,求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、伦敦大学。1926年,傅斯年学成归国,两年后应蔡元培邀请创立历史语言研究所,任所长一职。

抗战爆发后,史语所先从北平迁到昆明,又从昆明迁到李庄。此次迁徙,傅斯年先期从昆明到陪都重庆,却一刻也没闲着,租赁院落,商讨价格;打通关节,指挥搬迁;筹集经费,购置物资……如今史语所最终在板栗坳立足,他也得以喘口气,在这安静的小山坳中读书写字。

傅斯年春、秋两季常到重庆参加会议,在桂花坳的日子不多。在学者胡适口中,他是“最能办事,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”,史语所人口众多,拖儿带口,全凭着傅斯年在重庆四处求人、八方联络取得款项,这些学者们才得以在一张张简陋的书桌前潜心做学问——在板栗坳,董作宾打开了装满甲骨的箱子,继续整理甲骨文;史语所、中央博物院、营造学社联合成立“川康古迹调查团”,吴金鼎任团长,在彭山江口、宜宾旧州城等地展开了诸多考古调查。

田边上战时后方最大的图书馆

桂花坳旁有一片池塘,池塘四面果树成荫,当地人坐在果树下摆龙门阵,顺便拾掇着农活。田边上在池塘的另一边,它屋檐几近垮塌,窗户七零八落,山墙上的石灰层层斑驳,这座古老的建筑风雨飘摇。

田边上背靠小山,前有池塘,由下厅房、正厅、正房以及左右耳房、外耳房构成,三进院落,整齐明快。民国年间,田边上既是史语所语言学组的工作场所,还是史语所图书馆所在地——战时中国后方最大的图书馆。

田边上远观,抗战年间中国后方最大的图书馆就在此处。(供图 萧易/图)

正厅面阔七间,左右各有耳房一间,图书馆汉籍书库就设在这里,藏有中文图书13万余册。傅斯年嗜书如命,创立史语所后四处网罗图书,在北平,他时常跑到琉璃厂逛旧书摊,回来时左手一提、右手一提。就这样日积月累,史语所藏书颇丰,囊括了历史、地理、天文、方志、戏曲、小说、考古、碑刻、金石等诸多门类。

正房面阔五间,台基下方每隔1米有防火用的水桶一只。民国年间,这里是西籍书库所在地,约有日文、英文、德文书籍1万余册,中外杂志2万册。美国学者费慰梅曾经来过西籍书库,她惊叹:“还有英文、法文、德文和日文关于亚洲考古、历史和发掘的珍稀而重要的出版物,真是再稀奇不过了。”

正因为这些珍贵资料,史语所云集了一大群翘楚,宋史学家邓广铭晚年回忆因何来到史语所,就说当时北大、武大、南开南迁时都未带图书,只有史语所拥有藏书。而诸如营造学社这样的民间机构,也仰仗于史语所的图书,甚至跟着它再三迁徙。与桂花坳一样,田边上“土改”时也分给了几户人家居住。正厅中央七间因年久失修,早已全部拆除,搭了几个“檐偏子”喂鹅、鸭,只有左右耳房还在,大门用钢丝勒上,房主已经经年没回来过了。再往里走,正房面阔五间,左右各有一抹角房。屋檐下白色的电线如同蜘蛛网一般缠绕着檐柱,台基上堆满了破旧的床垫、渔网、木材,一块“永胜村六组24号”蓝色牌子悬在大门上。很难想象,这座抗战时期最大的图书馆所在地,居然被破坏得如此彻底。

田边上正厅,如今天井成了鸡窝。(供图 萧易/图)

牌坊头乡村中的展览

牌坊头是板栗坳最恢弘的一座宅邸,也称“栗峰山庄”,高耸的围墙建在比成年人还高的台基上,林木参天,看起来如同一座森严的城堡。步入其中,面前是绵长的台阶,台阶旁有通石碑,上书“留别李庄栗峰碑铭”。台阶那头摆放了一张简单的桌椅,一位中年人守在门口。

牌坊头如今改成了陈列室,展示着史语所、社会所、营造学社等单位在李庄的历史。看门人对面墙上张贴着一张巨幅照片,虽然模糊,我还是认出了董作宾、李济、劳榦、潘悫等人,以及时任国民党李庄党部书记的罗南陔先生。纵然朝夕相对,看门人对照片中的人物并不清楚,他一直催促我购买20元一张的门票。

当年规划展览时,牌坊头因年久失修,干脆推倒了重建,正厅、正房、厢房全部是新建的,那个古老的牌坊头一点痕迹也没留下。我曾经在清华大学营造学社纪念馆中看到过牌坊头的老照片,1941年,一同迁入李庄的营造学社将板栗坳作为调查对象,留下了几个院落的珍贵影像。牌坊头正厅面阔五间,明间檐下悬着“敕封奋武校尉”匾额,宅主繁先公曾被封为奋武校尉,从八品,洋洋得意的他将这个头衔制成匾额,悬挂在宅中。正厅前有抱厅七间,看起来如同长廊。

1941年6月9日是中央研究院成立十三周年纪念日,小小的牌坊头名流荟萃,看门人对面的照片正是这天拍摄的。也就是在这一天,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在牌坊头拉开帷幕,开幕式由董作宾主持,董作宾、李济、凌纯声、梁思永担任解说。牌坊头正厅被临时布置成展馆,展品琳琅满目,既有古人类、恐龙化石,也有殷墟出土的青铜器、甲骨,以及那些看起来比较恐怖、引起争议的头盖骨;其他诸如兵器甲胄、字画珍玩应有尽有。李庄的百姓,同济大学的师生,重庆、乐山等地好热闹者也纷纷前来参观。

戏楼院 董作宾释读甲骨

牌坊头后面有个小跨院,董作宾先生就住在这里,大多数时间,他会走到隔壁的戏楼院整理甲骨文。民国年间的中国有“甲骨文四堂”的说法,分别是罗振玉(雪堂)、王国维(观堂)、郭沫若(鼎堂),以及董作宾(彦堂)。

戏楼院,顾名思义,是看戏的场所,清代的大户人家常常在宅邸里修建戏台。牌坊头的主人显然更为奢侈,他专门在宅邸旁修建了戏楼院,将戏班子延请到家中演戏,也兼做会客的场所。院中正厅三间,左右各开一侧门,厅前石栏杆雕龙画凤、百花齐放,这是主人的观戏台;对面的戏台出将入相,雕梁画栋。

戏楼院外的“咏南山”牌坊(供图 萧易/图)

来到板栗坳后,董作宾先生与助手将一个个盛满甲骨的箱子打开。史语所甫一成立,1928年10月,傅斯年便委派董作宾前往安阳殷墟调查,于10月13日进行第一次殷墟发掘,选择了三处发掘点,两处在小屯村东北洹河西岸农田中,另一处在小屯村。发掘进行了17天,共出土800多片刻着文字的甲骨。一个月后,考古学博士李济加盟史语所,并在次年春天主持了在殷墟的第二次发掘。

1928年10月至1937年 6月间,史语所共在殷墟进行了十五次发掘,累计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甲骨以及玉器、陶器、石器,古老的商王朝在一次次考古发掘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。这些文物中,最重要的无疑是甲骨。在中国,甲骨文通常被纳入金石学的范畴,如何运用考古材料,对发掘的甲骨进行系统研究,这个问题,摆在董作宾先生面前。

几载寒暑,董作宾先生窝在戏楼上,潜心研究甲骨文。1945年,《殷历谱》一书在李庄石印出版。董作宾通过对甲骨记录中的六十干支日程的收集,推断出历代商王在位时间,此观点一出,立即在中国乃至世界引发强烈反响,连国民政府都颁布了嘉勉令。

顺着牌坊头前的小路,我找到了青砖小瓦的戏楼院。院落里,一人高的野草将院落遮得严严实实,碎成几截的雕花栏杆隐藏在草丛中,不知道何时起,砖墙上开了道门,戏楼因挡在门口,自然也免不了被拆除的命运。“土改”时,戏楼院分给两户人家居住,一户姓张,一户姓王,分别占据了左右厢房,正厅与天井公用。几年前,房主搬离了戏楼院,厢房里堆满了破旧的家具、衣服、碗筷。

我的到来惊动了戏楼院旁的刘渊华大爷。刘大爷说,他今年72岁了,10多岁搬到板栗坳,父母用两只大肥猪,又跟在造纸厂工作的幺爹借了40元,买下了戏楼院下厅房五间房子。2001年,刘家拆除了老房子,建起了二层砖房,拆下的木料都是上好的楠木,请木匠做了新房子的门窗。在板栗坳,刘渊华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——他家拆得早住上了新房,其他人家还窝在老房子里。

戏楼院内部的观戏台,昔日是主人看戏的场所。(供图 萧易/图)

山高水长作别李庄

板栗坳诸多院落,新房子年代最晚。梁思成的二弟,考古学家梁思永到李庄后肺病复发,傅斯年选了三间上好的房子,请工人安上地板,装上玻璃,并专门做了个晾台,准备妥当后,雇人用滑竿将梁思永抬进了新房子。

其他几位先生住在财门口,财门口建于清嘉庆年间,下厅房位置低,故而建成上下两层,以楼梯与天井相连,院落也不是传统的四合院布局,只有右侧耳房三间。民国年间,劳榦、潘悫、逯钦立、岑仲勉、董同龢、芮逸夫、王叔岷诸位先生都住在这小小的院落中。

下厅房如今已经不见了踪迹,右侧的耳房也拆除了。正房左右各有一面高耸的封火墙,空荡荡的房屋里只剩下了一户人家,我来拜访时,主人正在做饭,他絮絮叨叨地告诉我,建房子的材料是楠木,以前有收木材的来过,说这座房子的木料值20万,可惜政府不让拆。高压锅的喷气音、炒菜音与他的叹息声混合在一起,飘荡在这座百年老宅中。

下老房在财门口旁边,几年前的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座建筑,烧焦了的木头还勉强支持着房架。屋内瓦砾遍地,房主的旧物散落一地,一具没来得及带走的棺材摆放在堂屋中央。从下老房往上,便是老房子,房主十多年前就搬到镇上去住了,院子里疯长的杂草比窗子都高。

下老房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大半。(供图 萧易/图)

1946年,史语所《六同别录》在李庄编印出版。六同是南溪古称,这部学术论文集收录了27篇论文,比如屈万里的《不跟辞》,董作宾的《殷历谱后记》,劳榦的《论汉朝的内朝与外朝》,何兹全的《东晋南朝的钱币使用与钱币问题》,芮逸夫的《苗语释亲》等。六年的时间,史语所的同仁用这本厚厚的石印本交出了自己的答卷,在抗战岁月,中国文化依旧以这样的方式薪火相传。

1946年4月30日,国民政府颁布“还都令”,在李庄客居了六年的史语所先生们,终于要踏上归途。临走前,他们留下“留别李庄栗峰碑铭”,拜谢张氏族人收留之恩,陈槃撰写碑文,劳榦书写,董作宾用甲骨文题写了“山高水长”碑铭。原碑已毁,新碑如今竖立在牌坊头正厅前:

本所因国难播越,由首都而长沙、而桂林、而昆明,辗转入川,适兹乐土,尔来五年矣。海宇沉沦,生民荼毒,同人等犹幸而有托,不废研求。虽曰国家厚恩,然而使宾至如归,从容乐居,以从事于游心广意,斯仁里主人暨诸政当道,地方明达,其为藉助,有不可忘者……

伴随着史语所同仁的离去,牌坊头、田边上、桂花坳、戏楼院等院落再次腾空,张氏子孙搬了进去,又过上了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生活,只有茶余饭后,他们才想起自己的院落中曾经有过汗牛充栋的图书;曾经有一群堪称民国衣冠的先生们在书桌前秉烛夜书,挥斥方遒。再后来,偌大的院落被切割成若干人家,变得零碎、破败,逐渐年久失修,也就很少有人记得那些先生在里面的故事了。

参考资料:刘致平《中国居住建筑简史》,梁再冰《梁思成与林徽因》,岱峻《发现李庄》,岳南《南渡北归》

萧易

责编 杨嘉敏

[责任编辑:]

为您推荐

相关推荐

内容举报联系邮箱:58 55 97 3 @qq.com

沪ICP备2022005074号-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

Copyright © 2010-2020 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,违者必究。